本期申論輕松學的主題是:加快構建數字時代教育新形態
關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。每天五分鐘,輕松學申論。
【政策背景】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推進教育數字化,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、學習型大國。
【標準表述】
教育數字化是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支撐。當下,我國正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,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,不斷推動教育數字轉型與融合創新,加快構建數字時代的教育新形態,提高教育質量,促進教育公平,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的新篇章。
【對策表述】
數字化助推教育資源優質共享。當下,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,數字技術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得到充分釋放,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?倳浿赋,要發展信息網絡技術,消除不同收入人群、不同地區間的數字鴻溝,努力實現優質文化教育資源均等化。數字化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,為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礎。
數字化催化教育場景應用創新。教育數字化當以人的發展而非以技術為中心,應在教育教學中創設新的應用場景和教學場景,讓技術在促進人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優勢。教育教學與技術融合,構建了生態化的學習環境,讓教師能夠施展高效的教學方法,讓學習者能夠獲得適宜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和美好的發展體驗。數字化技術豐富了智能教室、自適應學習、學情智能診斷、智慧課堂評價等場景應用,推動線上線下融合互動,幫助改善教學方法,增強教學過程的創造性、體驗性和啟發性。數字技術革新還有利于構建主動、沉浸、個性的,適應實驗實訓的模擬學習場景。數字時代的新型實驗室無需實物,就能在電腦中高度還原逼真的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學科的實驗現象與過程,拓展了實驗教學的廣度和深度。虛擬仿真技術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,解決了課堂實驗中遇到的“高難高危”難實現、“宏觀微觀”難展現等問題。
數字化展現教育體系變革愿景。數字技術具有互聯互通、即時高效、動態共享的特征,使得教育與學習可以跨越時空限制,進行多維交流互動,實現了跨學校、跨區域、跨國家傳播分享,有利于構建起人人皆學、處處能學、時時可學的高質量個性化終身學習體系。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,要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帶來的教育紅利,必須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,通過充分運用我國的制度優勢、人才優勢、資源優勢,匯聚數字化優質資源,全力構建國家數字教育資源中心,更多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和每一個學習者。通過發揮國家中心的樞紐能力,示范帶動區域教育資源服務中心建設,實現優質資源共享,形成多方協同共建的國家數字資源公共服務體系。
【結語】
數字化是引領未來教育變革的新浪潮,教育與數字的結合,已經并且會持續深刻影響教育的發展變革。我們要發揮數字技術優勢,加快構建平等面向每個人、適合每個人、伴隨每個人、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。奮進新時代,全社會要共同推進教育數字化改革發展,推動更快更好地建設教育強國。
素材來源:《光明日報》( 2023年03月02日 11版)